
新津仁爱医院单病种上报
一、政策要求
2020年7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》(简称:《通知》),进一步明确了对单病种质控的要求,涉及病种从原来的11个扩展到51个,填报项多达5000余项;《通知》从质量控制、资源消耗两个维度对51个单病种的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制定了质量监测信息项。《通知》要求:“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完成每例相关病种诊疗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本机构开展的全部监测病种的数据信息。
单病种上报的重要意义
1.三级医院等级评审
2020年12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(2020年版)》,新版标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客观定量,其中,单病种质控就是客观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新版标准要求对单病种质控进行日常监测,数据主要来源于如下4方面:
(1) 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(NCIS);
(2) 全国医院质量监测系统(HQMS);
(3) 国家单病种质量监测平台;
(4) 各省级相关数据收集系统。
2.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
2019年1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9〕4号)。拉开了公立医院“国考”的序幕。在55个考核指标中,其中一项就是“单病种质量控制”,这是一项由国家监测的定量指标,指标来源于病案首页。
3.国家电子病历等级评审
国家电子病历评审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因素,以为单病种上报与电子病历评审无关,实则不然,仔细研读《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》就会发现二者的关联。在10大类、39个评价指标中,有一个指标是“医疗质量控制”,属于“信息利用”这一大类。该项指标中关于“单病种”的要求如下表所示,可以看出,高等级电子病历评审对单病种质控的要求逐渐递增,7级和8级已成为基本项。
表2 电子病历评审“医疗质量控制”指标对单病种质控的要求
其他相关控制指标也涉及单病种上传,让医院不得不重视单病种质控,这些指标存在于若干个单病种上报参数当中,更加说明了单病种质控的重要性。
二、医院痛点
(1) 效率低,费时费力。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填报表单有289项,在手工填报的状态下,每份病历需要耗时0.5-1.5小时,医生需翻查多套系统方可获取、填报完整的病历信息,极为耗时;
(2) 获取上报名单难。每个病种均有细则条件要求,人工获取麻烦,无法提前预估上报工作量;
(3) 上报项目验证严。且必填项占比高,必填项超过90%;
(4) 人工排重难。同次住院符合多个病种上报条件时仅上报一次即可;
(5) 过程监测难。难以对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信息监测和分析。
三、单病种质控上报工作重点分析
单病种质控与其他的质控工作一样,既往传统的人工填报方式存在效率低、出错率高、检测难等问题,所以在对于单病种质控,医院需要重点跟进以下几项工作:
(1) 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,充分发挥院、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作用;
(2) 明确相关责任人,指定专人负责信息上报等日常工作,确保及时、准确、完整地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报送相关数据信息;
(3) 加强人员培训,对于信息采集方式、信息上报时间、实效以及相关责任人的权责进行日常培训,加强对单病种相关病案首页编码培训;加强对相关人员对一次住院多个病种的上报规则的培训工作;
(4)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,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、分析、反馈单病种相关质量监测信息,指导临床持续改进诊疗质量。
四、解决方案
我司单病种上报质控系统信息采集方式:
院内前置机与平台全部接口对接,信息自动上报;
单病种上报名单自动获取:
涵盖51个单病种,根据ICD编码自动获取,智能分配填报科室(医生);
数据采集
病案首页全量数据;
单病种质控
与国家平台审核标准100%一致,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率;
数据上报
无缝对接国家上报平台,数据0漏报;
使用结果
(1) 目前平均填报时间约3分钟/病例
每一例节省医生时间约27分钟(对比手工填报30分钟/病例)